2016年7月,瀘州市成為省級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城市。建設海綿城市的瀘州路徑是:按“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要求,轉變依賴大規模水利工程設施和管網建設的傳統思路,以新型路面、綠地和水系為主體,打造會“呼吸”的城市,到2020年,中心城區建成區20%以上面積能達到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的目標。“與之相適應,一大批涉及海綿型公園綠地建設和自然修復、海綿型道路與廣場建設、海綿型公共建筑和小區建設、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等領域的項目上馬實施。”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城建科科長黃林表示。
瀘州海綿城市項目已現成效。截至去年底,中心城區慢行步游系統沱二橋至沱三橋、市民中心前區廣場、機場路景觀大道等項目已經竣工,長江生態濕地公園一期起步區基本完成并對外開放,同時完成中心城區老舊道路滲透鋪裝改造90萬平方米,中心城區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1.5平方米;北郊水廠技改、南郊二水廠、茜草二水廠投用,中心城區供水能力達到39萬噸/日;城東、城南污水處理廠及配套截污干管竣工投用、鴨兒凼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工程竣工投用,中心城區污水處理能力達到31.1萬立方米/日;瀘州長江段由2016年的Ⅲ類水質好轉為Ⅱ類。
瀘州在海綿城市建設上有探索。如海綿型公園綠地建設和自然修復上,建設與綠網、水網、路網有機結合,推行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人工濕地、植草溝等措施,在滿足生態、景觀、休閑等功能的同時,更多地增強公園和綠地系統的城市海綿體功能,消納自身雨水,并為蓄滯周邊區域雨水提供空間。再如海綿型道路與廣場建設上,改變雨水快排、直排的傳統做法,增強道路綠化帶對雨水的消納功能,新建綠化帶應因地制宜地采用下凹式綠地、植草溝等,減緩雨水徑流;城市廣場因地制宜選用透水鋪裝,推行道路與廣場雨水的收集、凈化和利用,減輕對市政排水系統的壓力。
“以前走在人行道上最怕的就是踩到松動的地磚,一不小心就會被濺一腳泥水。”4月26日,江陽區華陽街道竹苑社區居民白樺把滿滿一桶水快速地傾倒在丹霞路地面上,頃刻間,水沿著地磚間的縫隙快速流下,不到半分鐘,地面已經沒有明顯的積水或水洼,“雨天‘踩雷’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白樺的困擾得以消除,源于瀘州市對中心城區老舊道路實行滲透鋪裝改造。“現在人行道上鋪設的材料看起來像瀝青,其實是透水混凝土。”黃林介紹,原有人行道采用預制塊類面磚鋪設,底層采用混凝土基礎,雨水不能滲入泥土層。改造后,路面雨水經透水混凝土層與碎石層后滲入泥土層,使其能夠吸收并儲存部分雨水。
海綿城市建設的龐大資金從哪里來?瀘州市大力推進PPP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建設和運營管理。瀘州長江支流漁子溪河道防洪整治及配套工程等4個項目便采用PPP模式實施,這些項目中社會資本投入占比均大于90%。
黃林表示,瀘州市今年在海綿城市建設上計劃投資26億元,重點推進城市雨污分流改造、老舊小區改造,以及徑流量監控系統、城市公園綠地等建設。劉光彬 孫朝玉 瀘州日報記者 羅森波